中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標準《電視接收設備激光投影顯示規范》發布
發布時間:2022-04-13   來源:網絡搜集   閱讀次數:912 分享到:
4月1日,工信部正式對外發布中國首個激光電視行業標準——《電視接收設備 激光投影顯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這意味著激光電視在國內市場上市近十年后,終于迎來國家級標準。自此,“激光電視”的概念不能再隨便使用,必須滿足基本技術要求。
《規范》的發布非常重要且及時。當前激光電視行業正處于由產業萌芽期向高速發展期過渡的階段,行業標準的發布能夠有效遏制魚龍混雜的市場情況,同時有助于企業明確研發方向,引導投資機構的投資方向,確保行業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根據規定,激光電視顯示設備( laser TV display equipment)是指,采用激光投影顯示技術,配備專用投影幕,可顯示廣播電視節目或互聯網電視節目的顯示設備。另外,《規范》還明確了激光電視所配備的屏幕亮度以“尼特”作為單位,不能再與投影的亮度單位“流明”混淆使用。
對激光電視界定概念、統一亮度“尼特”,其出發點是為了幫助消費者建立起對激光電視的正確認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保護行業健康發展。真激光技術突破者、激光電視研發生產企業中科極光總工程師畢勇解釋:“投影的功能主要是圖文信息的展示,多用于商務辦公場景,對色彩、畫質的要求不高,而激光電視是消費者欣賞藝術作品的顯示終端,畫質要求遠遠高于投影,進行了亮度均勻性、對比度、動態景深、運動補償、音效等影音優化處理。因此,激光電視與投影的混淆,有可能大大降低消費者對激光電視的評價,影響產業發展。行業標準幫助消費者區分了激光電視與投影,有利于消費者根據需求作出選擇,更從根本上避免了概念混淆對激光電視行業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span>
另外,《規范》將激光電視亮度單位統一為“尼特”,也是從用戶的角度進行考慮。畢勇表示,尼特表示發光體表面的發光強度,與面積大小有關,流明則表示發光體發光的總通量,與面積無關。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用尼特來表示激光電視的亮度更科學,因為在觀看激光電視時,感受到的亮度與電視屏幕大小有關,流明的高低并不能直接代表在屏幕上能看到的亮度,而尼特更能直觀反映出觀眾視覺感受到的亮度。
4月1日《電視接收設備激光投影顯示規范》正式實施,該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海信、光峰、長虹、小米等25家單位共同起草。針對進入爆發期的激光電視市場,該標準將進行有效的市場秩序規范,指導行業健康發展,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
激光顯示是我國彩電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方向,也是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技術創新和引領的電視品類,位列科技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2014年以來,在海信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方面做到了領先;在專利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激光電視也成為備受消費者青睞的大屏護眼換代產品。據業內人士測算,在百度、小紅書、知乎等平臺,‘激光電視’關鍵詞的主動搜索量同比均增長了120%以上。
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激光電視是近幾年彩電整體市場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唯一實現市場規模正增長的品類。根據洛圖科技(RUNTO)數據,2015年—2021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5.8%。2021年上半年,中國激光電視市場出貨量首次突破10萬臺規模,達到11.6萬臺,同比增長34.0%。
針對進入爆發期的激光電視市場,《電視接收設備激光投影顯示規范》將有效規范市場秩序,指導行業健康發展,更好地保障消費者權益。該標準制定的配備屏幕、亮度表達使用尼特等規定,直接關系到激光電視的畫面效果,也成為“激光電視”和“投影”的兩個顯著區別。
“市面上也有一些打著激光電視旗號,卻用投影標準做激光電視的廠商,最終讓消費者權益受損。隨著激光電視首個行業標準正式實施,那些魚目混珠、用戶體驗不佳的產品,也將在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敝袊娮右曄裥袠I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秘書長鐘強表示。
中國企業推動激光顯示發展
隨著三星、索尼、LG,以及愛普生、惠普、明基等全球玩家的加入,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激光顯示也受到了更多企業的認可。
據了解,激光顯示是我國彩電行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方向,也是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技術創新和引領的電視品類,位列科技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顯示與戰略性電子材料”重點專項。
如果說日本企業引領液晶產業發展、韓國企業引領OLED產業發展,中國企業則成為引領激光顯示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4年以來,在海信、長虹、光峰等行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方面做到了全球領先;在專利方面,中國在激光顯示領域申請和授權的專利數已經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截至2019年,我國激光顯示企業已有27家,年產值超過150億元。近兩年來激光顯示高速發展,在專利數、供應鏈和品牌陣營上不斷增加或擴容,產業產值有望在此基礎上實現大幅增長。
免責聲明:來源標記為網絡的文章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協會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該行業標準規定了移動終端照相攝像設備的圖像及視頻防抖性能的技術要求、測試環境和測試方法,適用于具有照相或攝像防抖功能的移動終端(防抖技術類型為OIS、EIS、綜合防抖或....
05-09
該標準是高功率工業激光器首個傳輸安全規范,對大功率工業激光傳輸系統的光輻射防護、結構防護、電氣防護和標簽標識等進行了規范,以防激光傳輸過程中各類傷害。對指導高功....
04-19